影響伺服電機制動器選擇的因素為機床、機器人關節選擇進給驅動電機時,需要考慮機械部分的傳動結構與電機的制動匹配、電機的運轉速度、機床,機器人關節加減速時間大小、電機的停止距離等。
選擇與機械相匹配的伺服電機制動器,主要包括:
1.負載慣量比。2.加減速特性。3.連續負載扭矩。4.電機速度。
一、負載慣量比
負載慣量比是指進給軸的負載慣量與進給軸伺服電機制動器制動慣量的比值。該值反應了伺服電機制動器對于負載的控制能力。該值越小,伺服電機制動器的制動能力越強。要確保伺服電機制動器能夠有效的工作,需要為機械選擇具有恰當慣量的電機。而其選擇的技術指標稱為負載慣量比。
二、加減速特性
在機械加工中,除了需要保證推動負載加工的連續推力之外,還必須要考慮短時的加工因素,即:電機制動器在加減速過程中的輸出特性。在制動過程中,會達到機械需要的最大推力。因此,在選擇伺服電機制動器時,需要考慮電機的最大扭矩與機械加減速過程中所需要的最大扭矩是否匹配。電機的最大扭矩直接影響伺服電機制動器的制動時間。
三、連續負載扭矩
連續負載扭矩是指在不進行加工或運作時機械所產生的扭矩,主要包括機械摩擦以及重力軸中重力的作用力矩,通常連續負載扭矩不應該超過伺服電機制動器堵轉扭矩的30%。或者會對制動器性能產生影響。
四、電機速度
在實際的機械運作中,電機的旋轉速度不可以超過電機旋轉的最大速度,否則伺服電機制動器的制動能力與之不匹配,所產生的制動能力不足,影響制動。